澳大利亚服务器

澳大利亚印度移民中的锡克教

澳大利亚的外来移民中,比例最大的是华人,排名第二的就是印度人。作为传统的文明古国和人口大国,印度移民中有众多的不同信仰的教徒,其中的一部分,是锡克教。如果你在澳大利亚生活过一段时间,你一定会看到大街上有一些包着头巾的印度人,它们就是锡克教的教徒。

锡克教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成年男子留长发、留胡须,而后用一条长长的素色头巾(红色、橙色、黄色、紫色、黑色等等)缠在头上并打出一个非常有标志性的“扣”。锡克教的女性则通常使用头巾;锡克教的小孩子是不带素色头巾的。

在澳大利亚,锡克教的教徒是印度移民中最容易被华人移民所接受的,因为锡克教徒强调勤劳、勇敢,而且内部团结。锡克教吃肉,但只要是符合伊斯兰教义屠宰的肉类,锡克教徒就不允许吃。

在印度生活的锡克教徒按照教义要求穿短衣裤,但是澳大利亚日常的气温不高,所以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锡克教徒通常都是长衣长裤(由于原居地气候炎热,所以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印度人表现为“比较怕冷”)。

锡克教简介
锡克教(Sikhism)是15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一神教,主要流行于印度旁遮普邦,在南亚的巴基斯坦,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有少量信徒。“锡克”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被称为锡克人,长发、梳子、钢箍、匕首、短裤是锡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

锡克教目前在全球拥有将近三千万的信徒。

锡克教尊崇十位上师并以上师们传授的《阿底格兰特》为经典,《阿底格兰特》象征第十一位上师。锡克教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锡克教的宗教符号的圆圈代表没有始终的唯一真神,左右两边的弯刀象征捍卫真理与正义;中间的双刃刀代表做饭的刀具。

锡克教宗教特色
锡克教徒的着装和服饰一直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在许多国家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头裹长巾、胡子很长,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的锡克教徒打扮成了人们心中典型的“印度人”扮相。

1699年,戈宾德·辛格制定了锡克教徒必须遵守的为正义而进行圣战的五条“卡尔萨戒律”称为“5k“标志:kesh(终生蓄长须发),kangh(戴发梳),kacch(穿短裤),kirpan(身佩短剑),kara(戴手镯)。

这5件事在锡克教中具有特殊含义。蓄长发、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标志。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也可以促进心灵修炼。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穿短衣裤是为了区别于印度教教徒穿着的长衫。不过,今天的锡克教男子平时很少穿短衣裤、佩短剑,但蓄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仍然极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头发之后,再包上一条长长的头巾,成为锡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虽然印度乞丐很多,但锡克教徒中很少有乞丐,因为锡克教徒强调勤劳、勇敢,而且内部团结,互为兄弟。

锡克教允许吃肉,但禁止吃按伊斯兰教律法屠宰的牲畜。换句话说穆斯林认为合法的食物,锡克教就认为是非法。

锡克教的信仰核心是上师,按印北旁遮普方言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上帝是永恒的真上师,二是指上帝的仆人是上师。上师是指不受“生死轮回”所控制,又能彰显上帝本性的神仆,所以锡克教教徒相信从第一代到第十代的上师全部具有相同的上师精神,他们的教训就是启示上帝真名的上师话语。这种上师精神和话语,从第十代上师古宾信以后,就传承给“经典上师”──格兰斯沙希伯。

锡克教认为人生活的本分就是敬拜“真名”,他们反对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繁复的仪式,并且反对偶像崇拜、禁欲行为和在恒河沐浴,或往阿拉伯(Arabia)麦加朝圣。信徒要牢记上师的教训,培养高超的品格和内涵,在入会礼仪中,要立约不可奸淫,要工作、奉献金钱、帮助人、敬拜“真名”;他们更要参与社会服务,不向政治压力低头,为争取独立自主而武装起来,为奉行的真理而进行圣战。他们敬拜的地方是圣堂,中文翻译为锡克寺,亦叫“上师之家”,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信徒进入圣堂要脱鞋打坐,男人戴上“头巾帽”(turban),头发通常不加修剪,女人头上则披着“纱巾”(chiffon)。

锡克教的教堂,就是他们礼拜的地方。锡克教没有神像,他们拜的是经典。他的祭坛上有两个大箱子,里面放的是经典,外面用布盖起来,有两个人拿着拂尘照顾,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礼拜”时信徒走近“经典上师”,跪在它面前叩头,额要触地,以表虔诚顺服,稍后便献上金钱或食物,向上师感恩,退下后在会众中打坐,面向“经典上师”,并跟随司会的长老唱“经典上师”内之经文或诗篇,会后有团契爱筵。信徒要加入“卡尔沙”团契,表达他们是纯净者,愿意结盟,不分阶级,实践团结、友爱和彼此服务,团员不分男女,男性加上新名字“猛狮”,女性加上“公主”(kaur)。

锡克教教徒要持守五戒:

A、不偷盗
B、不奸淫
C、不抽烟
D、不吸毒
E、不叛教

宣誓完毕,要行剑洗礼,此后就要穿戴“5K”记号来表明身份。